題湖上廢寺二首

古寺無人盡日開,陰廊寂寂長莓苔。 何年飛錫老僧去,此度折梅狂客來。 迸水乍如聞梵樂,疏鬆猶自繞香臺。 人間俛仰成今古,何必昆明有劫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湖上廢寺:湖邊的廢棄寺廟。 莓苔(méi tái):指青苔。 飛錫(fēi xī):指僧人放棄出家。 梅狂客:指癡迷於梅花的遊客。 聞梵樂:聽到佛教音樂。 繞香臺:圍繞着供奉香火的地方。 俛仰:低頭鞠躬。

翻譯

湖邊的廢棄寺廟無人打理,整日門戶敞開,長廊裏靜悄悄地長滿了青苔。不知何年那位飛錫的老僧離去,如今這裏卻來了一位着迷於梅花的遊客。水聲彷彿傳來了梵樂的聲音,疏鬆的樹影依然圍繞着香火臺。人們在塵世中虔誠地頂禮膜拜,這一幕成就了古往今來,何必在昆明還有劫灰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廢棄寺廟的景象,通過對比廢寺的荒涼和來往人羣的虔誠,表現出人世間的變遷和虛無。詩人以古寺廢墟爲背景,通過對廢寺的描寫,表達了對人生滄桑和世事變遷的感慨。在這種對比之下,表現出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引人深思。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