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六街:指城市中的六條街道,表示繁華熱閙。
- 喧喧(xuān xuān):形容聲音嘈襍、喧閙。
- 長笛:一種琯樂器。
- 短簫:一種吹奏樂器,形狀短小。
- 老子:這裡指作者自己。
- 清焰(qīng yàn):指火焰乾淨明亮。
繙譯
元宵節夜晚,六條街道上燈火煇煌,喧閙聲不絕於耳,長笛和短簫的聲音充斥整個天空。作者自己沒有兒女,獨自一人安靜地躺在牀上,一盞清明的燈火照亮著他的高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宵節夜晚的熱閙景象,但作者卻選擇了一個安靜的角落,獨自享受著這份甯靜。通過對比繁華與甯靜,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與超脫,表達了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
孫承恩的其他作品
- 《 古像贊二百零五首 其六十七 諸葛武侯 》 —— [ 明 ] 孫承恩
- 《 和大宗伯張陽峯賞蓮之什二首 》 —— [ 明 ] 孫承恩
- 《 閒居述懷 》 —— [ 明 ] 孫承恩
- 《 題小景畫冊十首 其二 》 —— [ 明 ] 孫承恩
- 《 舟中聞時事有感五首 》 —— [ 明 ] 孫承恩
- 《 鑑古韻語五十九首唐堯帝 》 —— [ 明 ] 孫承恩
- 《 仲夏廿二日同吳石湖蘇一齋楊麟山會王鶴城別業漫賦四首 》 —— [ 明 ] 孫承恩
- 《 無逸殿直宿次韻三首 》 —— [ 明 ] 孫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