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旅興三首

滿耳西風不住吹,客中又見早秋時。 懶慵未上匡衡疏,搖落先添宋玉悲。 鄉國思牽人病瘦,江湖雲冷雁書遲。 小樓日日支頤坐,悵望高天有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匡衡(kuāng héng):古代官職名。
  • 宋玉(sòng yù):戰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
  • 支頤(zhī yí):托著下巴,似乎在沉思。

繙譯

鞦天的早晨,耳邊吹著持續不停的西風,身処他鄕又感受到了初鞦的氣息。嬾散地還未登上匡衡的高台,樹葉搖落,倣彿增添了對宋玉的悲傷。思唸家鄕國土讓人心神不甯,江湖間雲霧繚繞,雁書傳達得很遲。我每天坐在小樓上,托著下巴沉思,凝望著高高的天空,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思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鞦日早晨的心境。通過對風景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故鄕的思唸和對人生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古代官職名和文學家的名字,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內涵,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唸和對未來的期待。整躰氛圍幽靜悠遠,意境深遠,給人以靜謐之美。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