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祖道無修,真常妙用,悟來表裏相通。靈光現處,照見杳冥中。晃耀清虛浩大,無遮障、拍塞衝融。希夷甫,從來面目,返本復歸空。 真空。明皎潔,唯然曠大,難測難窮。一天吾道,寂湛出凡籠。妙化方生正祖,通元首、返本歸宗。超三界,移神脫殼,物外顯陽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杳冥(yǎo míng):深遠而不可見的樣子。
  • 晃耀:閃耀,光輝照耀。
  • 清虛:清淨虛無。
  • 拍塞衝融:充滿而融合。
  • 希夷:虛無,不可見。
  • 返本歸空:迴歸到本源的虛無狀態。
  • 明皎潔:明亮而潔淨。
  • 唯然曠大:只有這樣廣闊無邊。
  • 難測難窮:難以測量和窮盡。
  • 寂湛:深沉而清澈。
  • 凡籠:塵世的束縛。
  • 通元首:通達至高無上的本源。
  • 返本歸宗:迴歸到本源和宗旨。
  • 超三界: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
  • 移神脫殼:靈魂脫離肉體。
  • 物外顯陽蹤:在物質世界之外顯現出陽性的蹤跡。

翻譯

在祖道的修行中,沒有固定的模式,真正的常道在於妙用,一旦領悟,便能表裏如一地相通。當靈光顯現時,它能照見深遠的虛無之中。光輝照耀着廣闊無垠的清虛世界,沒有任何障礙,充滿了融合。在虛無之中,我們看到的只是本來的面目,最終迴歸到虛無的本源。

這種虛無是明亮而潔淨的,只有這樣廣闊無邊,難以測量和窮盡。這是我們所說的天道,它深沉而清澈,使我們脫離了塵世的束縛。妙化開始於正祖,通達至高無上的本源,迴歸到本源和宗旨。超越了欲界、色界、無色界,靈魂脫離肉體,在物質世界之外顯現出陽性的蹤跡。

賞析

這首作品深刻地探討了道家的哲學思想,強調了「真常妙用」和「返本歸空」的理念。通過描繪靈光、清虛、希夷等意象,表達了對於宇宙本源和生命本質的深刻理解。詩中運用了豐富的道教術語和哲學概念,展現了作者對於道家修行和宇宙觀的深刻領悟。整體上,這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元代道教詩歌的特色和魅力。

侯善淵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