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韻呈諸公

· 倪瓚
北窗高臥自清寧,煙霧衣裳雲錦屏。 舉世無知心自得,衆人皆醉我何醒。 黃熊號野兵埃黑,白骨生苔鬼燐青。 舊宅荒蕪時入夢,墨池誰訪子云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窗高臥:指在北窗下高高地躺著,形容悠閑自在。
  • 自清甯:自然甯靜,內心平和。
  • 菸霧衣裳:比喻雲霧繚繞,如同穿著菸霧般的衣裳。
  • 雲錦屏:雲彩如同錦綉的屏風。
  • 擧世無知:整個世界都無人理解。
  • 心自得:內心感到滿足和自在。
  • 衆人皆醉:比喻世人都沉迷於世俗之中。
  • 我何醒:我爲何要清醒。
  • 黃熊號野:黃熊在野外吼叫。
  • 兵埃黑:戰亂中的塵埃。
  • 白骨生苔:形容戰亂後的荒涼景象。
  • 鬼燐青:鬼火,指荒涼之地夜晚出現的磷火。
  • 墨池:指書房或學習的地方。
  • 子雲亭:指文人雅士的居所或書齋。

繙譯

在北窗下悠閑地躺著,自然甯靜,雲霧繚繞如同穿著菸霧般的衣裳,雲彩如同錦綉的屏風。整個世界都無人理解,我內心感到滿足和自在,世人都沉迷於世俗之中,我爲何要清醒。黃熊在野外吼叫,戰亂中的塵埃黑沉,戰亂後的荒涼景象,白骨上長滿了苔蘚,夜晚荒涼之地出現的磷火。舊時的宅院荒蕪時常出現在夢中,書房或學習的地方,誰還會去拜訪文人雅士的居所或書齋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自得其樂的心境,以及對戰亂和世俗的厭倦。詩中“北窗高臥自清甯”展現了詩人的悠閑與甯靜,而“擧世無知心自得,衆人皆醉我何醒”則深刻反映了詩人與世隔絕、自得其樂的生活態度。後兩句通過對戰亂景象的描繪,進一步強化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疏離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反思。

倪瓚

倪瓚

元明間常州無錫人,字元鎮,號雲林居士,又有荊蠻民、幻霞子、曲全叟、朱陽館主等號。博學,好古。有潔癖。家雄於財,四方名士日至其門,居有清悶閣,藏書數千卷,古鼎法書,名琴奇畫陳刊左右,幽迥絕塵。元順帝至正初,忽散家財給親故,未幾兵興,富家悉被禍,而瓚扁舟箬笠,往來太湖及松江三泖間。不受張士誠徵召,逃漁舟以免。入明,黃冠野服,混跡編氓。工詩畫,畫山水意境幽深,以蕭疏見長。與黃公望、王蒙、吳鎮爲元季四家。有《清悶閣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