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雲圖
上山看云云在天,下山看云云在山。朝行巳與雲俱出,暮歸復與雲俱還。
在山之雲不可執,在天之雲不可攀。白衣蒼狗須臾變化豈有定,乃在孝子方寸之中間。
劉郎有親舍杉關,關上白雲長自閒。驅馳王事歸養不可得,豈畏七閩尚去行路之多艱。
朅來西湖弄潺湲,春風好鳥鳴??。思親不見出涕潸,衣裳在笥空斑斕。
他年彩誥或可須,累累印綰青絲綸,君恩一日如賜環。
刻木肖像雙親顏,幷州參軍若是班。此圖此意百千萬載留人寰,吾詩誇矣人其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巳 (sì):古代地支的第六位,這裏指早晨。
- 白衣蒼狗:比喻變化無常。
- 須臾 (xū yú):片刻,一會兒。
- 方寸:指心。
- 杉關: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七閩:指福建,古代福建有七閩之稱。
- 朅來 (qiè lái):離去後再次回來。
- 潺湲 (chán yuán):水流聲。
- ?? (guàn guàn):鳥鳴聲。
- 涕潸 (tì shān):流淚。
- 笥 (sì):古代盛放衣物的方形竹器。
- 斑斕:色彩錯雜燦爛的樣子。
- 彩誥:古代皇帝賜予的詔書。
- 累累:形容多,連續不斷。
- 印綰 (wǎn):繫結印章的絲帶。
- 青絲綸:指皇帝的詔書。
- 賜環:古代官員被貶後,皇帝賜予環佩,表示召回。
- 刻木肖像:雕刻木頭製作的人像。
- 幷州參軍:古代官職名。
翻譯
上山看雲,雲在天上;下山看雲,雲在山間。早晨出行時雲與我一同出發,傍晚歸來時雲也與我一同返回。山間的雲無法捕捉,天上的雲無法攀登。雲彩變化無常,如同白衣蒼狗,片刻之間變化不定,這變化就存在於孝子的心中。劉郎的親人住在杉關,關上的白雲悠閒自在。爲了王事奔波,無法回家奉養親人,豈能因爲福建路途艱難而畏懼不前。離開西湖後再次回來,春風中鳥兒鳴叫,水聲潺潺。思念親人而無法相見,淚水漣漣,衣裳放在竹器中,色彩斑斕。將來或許有一天能得到皇帝的詔書,印章絲帶累累,君恩如同賜環。雕刻木頭製作的雙親肖像,就像幷州參軍那樣。這幅圖畫和這份心意,將千百年流傳在人間,我的詩雖然誇張,但人們可以刪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雲的變化無常,比喻人生和情感的複雜多變。詩中,「白衣蒼狗」和「須臾變化」形象地表達了雲的瞬息萬變,同時也隱喻了人生的無常和孝子內心的波動。詩人通過對雲的觀察,抒發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王事奔波的無奈。結尾處,詩人表達了對未來可能的榮譽和迴歸的期待,同時也透露出對現實無法改變的無奈和接受。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