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王晦巖

數到湘江獨此翁,晦蹤巖穴見高風。 每將魚饌供堂上,長著羊裘釣澤中。 民訟望廬多自返,歲飢發廩與人同。 如何玉樹埋黃土,賴有佳銘託鐉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晦蹤巖穴:隱居在深山幽谷之中。晦蹤,隱匿蹤跡。
  • 魚饌:魚做的食物。
  • 羊裘:羊皮製成的衣服,常指隱士的服裝。
  • 民訟望廬:百姓有糾紛時,望向他的住所,希望得到公正的裁決。
  • 發廩:開倉放糧。
  • 玉樹埋黃土:比喻才德之士早逝。
  • 佳銘:美好的銘文,指對逝者的美好紀念。
  • 鐉公:對有德行的人的尊稱。

翻譯

數到湘江,唯獨此翁,隱居深山顯高風。 常以魚食供堂上,長穿羊裘釣澤中。 民有糾紛望其廬,歲飢開倉與人同。 才德之士埋黃土,幸有佳銘託鐉公。

賞析

這首作品悼念了一位隱居深山的高士,讚頌其高尚的品德和行爲。詩中通過「晦蹤巖穴」、「魚饌供堂」、「羊裘釣澤」等意象,描繪了這位隱士的清高生活。同時,「民訟望廬」、「發廩與人同」則表現了他對百姓的關懷和公正。最後,「玉樹埋黃土,佳銘託鐉公」表達了對逝者早逝的哀悼,以及對其美好名聲的傳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逝者的深切懷念和崇高敬意。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