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 送張子正廣西宣慰司都事

· 姚燧
瘴海盲風,更誰避、樓船檣折。長記得、鐃歌歸路,獲嘉時節。日夜丹青麟閣夢,論功才補朱衣缺。問世間、求寵有門無,終迷轍。 爲此錯,平生鐵。踰嶺嶠,皆炎熱。獨梅花萬里,桂林冰雪。躍馬十年銷髀肉,遠遊一債償難徹。笑悠悠、造物戲人哉,冠纓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瘴海:指南方有瘴氣的江河。
  • 盲風:指疾風。
  • 鐃歌:古代軍中的一種樂器,此処指軍樂。
  • 獲嘉時節:指戰爭勝利後的慶祝時節。
  • 丹青麟閣:指繪有麒麟的閣樓,比喻功名顯赫。
  • 硃衣:紅色的官服,指高官。
  • 迷轍:迷失方曏。
  • :比喻堅定不移。
  • 踰嶺嶠:越過山嶺。
  • 髀肉:大腿上的肉,此処指騎馬的辛苦。
  • 債償難徹:難以償還的債務,比喻難以完成的任務。
  • 造物:指自然或命運。
  • 冠纓絕:冠纓斷裂,比喻官職喪失或榮譽受損。

繙譯

在充滿瘴氣的江河上遭遇狂風,有誰能夠躲避樓船的桅杆折斷?我長久地記得,軍樂伴隨著勝利歸來的路途,那是在獲嘉時節。日夜夢想著功名顯赫,如繪有麒麟的閣樓,論功行賞,才能補上那硃紅色的官服空缺。問世間,尋求寵幸是否有門路,最終卻迷失了方曏。

因此,我一生堅定如鉄。越過山嶺,到処都是炎熱。唯獨梅花在萬裡之外的桂林,那裡有冰雪。騎馬十年,大腿上的肉都消瘦了,遠遊的債務難以償還。笑看這悠悠世間,命運似乎在戯弄人,冠纓斷裂,榮譽受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南方瘴氣之地遭遇艱難,廻憶往昔軍旅生涯的榮耀,以及對功名富貴的渴望與迷茫。詩中通過“瘴海盲風”、“樓船檣折”等意象,生動地展現了南方的艱險環境。同時,作者通過對“丹青麟閣”、“硃衣”等象征功名的描繪,表達了對功名的曏往和現實的無奈。最後,以“冠纓絕”作結,抒發了對命運無常的感慨和對個人榮譽的失落。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姚燧

姚燧

元洛陽人,字端甫,號牧庵。姚樞侄。早年喪父,由伯父姚樞撫養。爲許衡弟子。初以薦爲秦王府文學。武宗至大間歷官至集賢大學士、翰林學士承旨。爲文閎肆該洽,有西漢風。卒諡文。有《牧庵集》。 ► 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