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八詠次睢宗吉韻雪梅

白翎彷佛似裙拖,爲問烏桓事若何。 無角畏寒穿古屋,有雛憐餒戀前窠。 野田泥溼難尋粟,門徑人稀易設羅。 聞道上林無限樹,春風還爾舊枝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翎(bái líng):白色的羽毛。
  • 彷佛(fǎng fú):似乎,好像。
  • 烏桓(wū huán):古代北方的一個民族。
  • 無角:這裏指沒有角的動物,可能是指鹿。
  • 古屋:古老的房屋。
  • 有雛:有小鳥。
  • 憐餒(lián něi):憐憫飢餓。
  • 前窠(qián kē):原來的巢穴。
  • 野田:田野。
  • 泥溼:泥土溼潤。
  • 易設羅(yì shè luó):容易設置捕鳥的網。
  • 上林:古代皇家園林。
  • 無限樹:無數的樹木。
  • 春風:春天的風。
  • 還爾:歸還給你。
  • 舊枝柯(jiù zhī kē):原來的樹枝。

翻譯

白色的羽毛彷彿拖着裙子,請問烏桓族的情況如何? 沒有角的動物害怕寒冷,穿過古老的房屋, 有小鳥因爲飢餓而留戀原來的巢穴。 田野裏泥土溼潤,難以找到穀物, 人們稀少的門徑容易設置捕鳥的網。 聽說上林苑中有無數的樹木, 春風會歸還給你原來的樹枝。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雪中的景象,展現了動物在寒冷和飢餓中的生存狀態。詩中「白翎彷佛似裙拖」以形象的比喻描繪了雪中動物的羽毛,而「無角畏寒穿古屋」和「有雛憐餒戀前窠」則深刻表達了動物對溫暖和食物的渴望。後兩句「野田泥溼難尋粟,門徑人稀易設羅」反映了自然環境的惡劣和人類對動物的威脅。結尾的「聞道上林無限樹,春風還爾舊枝柯」則寄託了對自然恢復生機的希望,表達了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關懷。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