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華子宜賦山隱

招隱何處所,宛在櫟山岑。 人同西嶽號,地異真源尋。 履隨綠玉枝,冠映青瑤簪。 羅月炯顏色,松風灑塵襟。 鍊液變白雪,燒丹成紫金。 傳授龍馬圖,嘯歌鸞鳳音。 稽首希夷子,寥寥同此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櫟山岑(lì shān cén):櫟山的高處,指隱居的地方。
  • 西嶽號:指華山,這裏比喻隱士的高潔。
  • 真源尋:尋找真正的源頭,指追求真理或本源。
  • 綠玉枝:綠色的玉製手杖,象徵隱士的清雅。
  • 青瑤簪(qīng yáo zān):青色的玉簪,用於固定髮髻,這裏指隱士的裝飾。
  • 羅月炯顏色:羅衣在月光下顯得明亮,形容隱士的服飾和容顏。
  • 松風灑塵襟:松林中的風吹拂着衣襟,象徵隱士的超脫和潔淨。
  • 鍊液變白雪(liàn yè biàn bái xuě):煉製丹藥,使其變成如白雪般的顏色,指煉丹術。
  • 燒丹成紫金:煉丹成功,得到紫金色的丹藥,象徵修煉的成果。
  • 龍馬圖:傳說中的神獸圖,這裏指隱士所傳授的深奧知識。
  • 鸞鳳音:鸞鳳的鳴叫聲,象徵美好和諧的聲音。
  • 稽首希夷子(qǐ shǒu xī yí zǐ):向希夷子行禮,希夷子是道家隱士的代稱。
  • 寥寥同此心:心境寥寥,與希夷子心意相通。

翻譯

隱居何處是歸宿?彷彿就在櫟山的高峯。 人的名聲如同華山一般高潔,但真正的源頭卻難以尋覓。 手持綠玉製成的手杖,頭戴青玉簪子。 月光下羅衣顯得格外明亮,松林的風吹拂着衣襟,使人心靈得到淨化。 煉製丹藥,使其變成如白雪般的顏色,燒煉出紫金色的丹藥。 傳授深奧的龍馬圖,吟唱着鸞鳳般和諧的聲音。 向希夷子行禮,心境寥寥,與希夷子心意相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的高潔生活和追求。通過「櫟山岑」、「西嶽號」等意象,表達了隱士選擇遠離塵囂,追求心靈淨土的決心。詩中「綠玉枝」、「青瑤簪」等細節描寫,展現了隱士的清雅脫俗。而「鍊液變白雪」、「燒丹成紫金」則體現了隱士對修煉和真理的執着追求。最後,「稽首希夷子,寥寥同此心」表達了隱士與道家高人心意相通的境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隱士生活的理想化圖景。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