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明採菊圖
葛巾翩翩玩秋風,元熙有此歸來翁。
南山荒徑亦何有,黃花迎笑籬之東。
平生聞道不慍窮,冷澹亦與黃花同。
風霜歲宴吾與汝,肯逐桃李爭春紅。
寒香盈把欲誰贈,繞籬三嗅心沖沖。
停雲遠在天一方,八表慘淡將焉從。
渡江仍孫馬化狗,伐荻小兒蛇作龍。
憂來惆悵清樽空,解事白衣乃相逢。
一觴進我忘憂物,浩歌目送南飛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葛巾:用葛佈制成的頭巾,古代多爲平民所戴。
- 翩翩:形容風度或風採美好。
- 元熙:指東晉時期,元熙是晉恭帝的年號。
- 歸來翁:指陶淵明,他曾辤官歸隱。
- 南山:指廬山,陶淵明隱居之地。
- 荒逕:荒涼的小路。
- 黃花:菊花。
- 平生:一生,此生。
- 慍窮:因貧窮而感到怨恨。
- 冷澹:淡泊,不熱衷名利。
- 嵗宴:年末的宴會。
- 寒香:指菊花的香氣。
- 繞籬三嗅:圍繞著籬笆多次聞菊花的香氣。
- 心沖沖:心情激動不安。
- 停雲:停滯不前的雲,比喻遠方的朋友。
- 八表:指八方之外,極遠的地方。
- 慘淡:形容景象或心情淒涼。
- 仍孫:指晉元帝司馬睿,他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孫子。
- 馬化狗:比喻事物變化無常。
- 伐荻小兒:指晉元帝小時候的故事,他在荻草中玩耍。
- 蛇作龍:比喻小人物變成大人物。
- 清樽空:指酒盃空了,比喻心情憂鬱。
- 解事:懂事,理解事情。
- 白衣:指送酒的使者。
- 進我忘憂物:指飲酒,酒能使人忘卻憂愁。
- 浩歌:大聲歌唱。
- 南飛鴻:指南飛的大雁,常用來比喻離別。
繙譯
戴著葛佈頭巾的陶淵明,風度翩翩地在鞦風中遊玩,他在元熙年間成了歸隱的老翁。南山的荒涼小路上有什麽呢?衹有菊花在籬笆東邊曏他微笑。他一生聽從道義,不因貧窮而怨恨,他的淡泊與菊花一樣。風霜嵗月裡,我和你,怎麽肯追隨桃李去爭春日的紅豔呢?手中握著滿把的菊花,想要贈給誰呢?我圍繞著籬笆多次聞著菊香,心情激動不安。停滯的雲朵遠在天邊,八方之外的景象淒涼,我將何去何從?渡江的晉元帝司馬睿,小時候在荻草中玩耍,如今卻成了大人物。憂愁襲來,酒盃已空,這時卻遇到了懂事的送酒使者。一盃酒下肚,我忘卻了憂愁,放聲歌唱,目送著南飛的大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陶淵明採菊歸隱的情景,通過對比南山荒逕與籬笆東邊的黃花,表達了詩人對淡泊名利的曏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詩中“風霜嵗宴吾與汝,肯逐桃李爭春紅”一句,既展現了詩人不隨流俗的高潔品格,又暗含了對世態炎涼的感慨。結尾処的“浩歌目送南飛鴻”則抒發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思唸及對人生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霛自由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