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伯庸無題四首

· 柳貫
欲覓麻姑看海潮,徑從織女問河橋。 蓍莖宿露龜方息,竹實垂雲鳳已遙。 白璧何資三寸舌,黃金偏戀十圍腰。 新來代地聞歌曲,盡擪秦聲入管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麻姑:傳說中的仙女,據說她曾三次見到東海變爲桑田。
  • 織女: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織女星,與牛郎星隔銀河相對。
  • 蓍莖:蓍草的莖,古人用以佔蔔。
  • 宿露:夜晚的露水。
  • 竹實:竹子結的果實,傳說中鳳凰的食物。
  • 垂雲:形容竹實累累,如雲下垂。
  • :鳳凰,傳說中的神鳥。
  • 白璧:白色的玉璧,象征高貴和純潔。
  • 三寸舌:指能言善辯的口才。
  • 黃金:指財富。
  • 十圍腰:形容腰身粗壯,這裡可能指貪戀財富的人。
  • 代地:指代郡,古代地名,今屬河北省。
  • 歌曲:這裡指民間音樂。
  • (yè):按,壓。
  • 秦聲:秦地的音樂,這裡可能指秦腔。
  • 琯簫:泛指樂器。

繙譯

想要尋找麻姑仙女觀看海潮的壯觀,又想逕直曏織女詢問銀河橋的奧秘。 蓍草莖上的露水還未乾,預示著龜蔔的吉兆;竹實累累如雲下垂,但鳳凰已遠去。 白璧雖美,何需三寸不爛之舌來誇贊;黃金雖重,卻偏愛那十圍粗壯的腰身。 近來在代地聽到新曲,它們都是將秦地的聲音融入琯簫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神話傳說和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於超脫塵世、追求高遠境界的曏往。詩中“麻姑”、“織女”等神話人物,以及“蓍莖宿露”、“竹實垂雲”等自然景象,都充滿了神秘和詩意。後兩句則通過對比白璧與三寸舌、黃金與十圍腰,諷刺了世俗的虛榮和貪婪。結尾提到代地的新曲融入秦聲,可能暗示了文化的融郃與變遷。

柳貫

柳貫

元婺州浦江人,字道傳,號烏蜀山人。受性理之學於金履祥,自幼至老,好學不倦。於兵刑、律歷、數術、方技、異教外書,無所不通。大德年間,以察舉爲江山儒學教諭。仕至翰林待制,與黃、虞集、揭傒斯齊名,稱儒林四傑。既卒,門人私諡文肅。有《柳待制文集》。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