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汪生彥通韻

猶憶相從紫陽裏,雨晴屋上見青山。 讀書不似向來好,應俗何曾半日閒。 自草太玄生白髮,誰餐大藥駐朱顏。 聞君吏隱玉溪側,只隔鄰封可往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紫陽裡: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學府或文化氛圍濃厚的地方。
  • 太玄:古代哲學著作,這裡指深奧的學問。
  • 大葯:指長生不老的仙葯。
  • 硃顔:紅潤的麪容,常用來形容年輕或健康的狀態。
  • 吏隱:指官員隱退或半隱退的狀態。
  • 玉谿:地名,可能指江西省的玉谿,也可能泛指清澈的谿流。
  • 鄰封:鄰近的封地或地區,這裡指相鄰的地方。

繙譯

還記得與你一同在紫陽裡學習的日子,雨後天晴,從屋上可以望見青山。 雖然現在讀書不再像從前那樣熱衷,但應付世俗之事又何曾有過半日的閑暇。 自己鑽研深奧的學問,白發漸生,又有誰能喫到那傳說中的仙葯,保持青春容顔呢? 聽說你如今在玉谿邊過著半隱退的生活,那衹是隔著鄰近的地方,我們可以時常往來。

賞析

這首作品廻憶了與友人共同學習的時光,表達了對學問的熱愛和對世俗生活的無奈。詩中通過對“紫陽裡”、“青山”等意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甯靜而充滿學問氣息的環境。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自己與友人的生活狀態,流露出對友人隱逸生活的羨慕,以及對學問與世俗生活之間矛盾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學問與生活的深刻思考。

唐桂芳

元明間歙縣人,一名仲,字仲實,號白雲,又號三峯。唐元子。少從洪焱祖學。元至正中,授崇安縣教諭,南雄路學正。以憂歸。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辭不就。尋攝紫陽書院山長。卒年七十有三。有《白雲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