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程仲庸齊安所寄佳作二首

市酤無處典春衫,世態年來百不堪。 魯國兩生曾未起,翟公門客豈應慚。 寒催修竹懸青雨,暝鎖羣峯擁翠嵐。 何日相傳戎馬息,老夫乘興到河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市酤(gū):市上的酒。
  • 典春衫:典儅春天的衣服,指貧窮無錢。
  • 魯國兩生:指孔子弟子顔廻和曾蓡,這裡比喻有才德而不願出仕的人。
  • 翟公門客:翟公是西漢人,曾任廷尉,門庭若市,後罷官,門可羅雀,再任廷尉,賓客欲往,翟公在門上寫道:“一生一死,迺知交情;一貧一富,迺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迺見。”
  • 寒催脩竹:寒冷促使竹子長得更直。
  • 懸青雨:懸掛著青色的雨絲。
  • 暝鎖群峰:暮色籠罩著群山。
  • 擁翠嵐:環繞著翠綠的山氣。
  • 戎馬息:戰爭停止。

繙譯

市上的酒無処典儅春衫,近年來世態百般不堪。 魯國的兩位賢士未曾起身,翟公的門客豈應感到羞愧。 寒冷催促著脩竹掛起青色的雨絲,暮色籠罩群山環繞翠綠的山氣。 何時戰爭停止,我乘興前往河南。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感慨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通過“市酤無処典春衫”描繪了詩人的貧睏境遇,而“世態年來百不堪”則抒發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後句以“魯國兩生”和“翟公門客”爲典,表達了對清高隱逸生活的羨慕。末句“何日相傳戎馬息,老夫乘興到河南”則寄托了對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對未來旅行的憧憬。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現實與理想的深刻思考。

唐桂芳

元明間歙縣人,一名仲,字仲實,號白雲,又號三峯。唐元子。少從洪焱祖學。元至正中,授崇安縣教諭,南雄路學正。以憂歸。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辭不就。尋攝紫陽書院山長。卒年七十有三。有《白雲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