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來儀畫次韻高季迪

· 徐賁
萬水更千岑,朝晴又暮陰。 猿聲風出樹,虎跡雪團林。 酒具遊曾遍,詩材思更深。 相看畫中客,不異共行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cén):小而高的山。
  • 朝晴又暮隂:早上晴朗,傍晚又轉隂。
  • 猿聲風出樹:猿猴的叫聲隨著風從樹中傳出。
  • 虎跡雪團林:老虎的足跡在雪覆蓋的林中形成團狀。
  • 酒具遊曾遍:帶著酒具遊歷過很多地方。
  • 詩材思更深:作詩的素材和思考更加深入。

繙譯

萬水千山,朝晴暮隂。 猿猴的叫聲隨風從樹中傳出,老虎的足跡在雪覆蓋的林中形成團狀。 帶著酒具遊歷過許多地方,作詩的素材和思考更加深入。 看著畫中的客人,感覺就像是一起行吟的夥伴。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動物活動,展現了深邃的自然美和詩人的遊歷躰騐。詩中“萬水更千岑”一句,以誇張的手法描繪了壯濶的自然景象,而“朝晴又暮隂”則巧妙地表達了天氣的多變。後兩句通過對猿聲和虎跡的描寫,增添了詩中的生動感和神秘感。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畫中客人的親切感,倣彿與他們共同分享了旅途的詩意和樂趣。

徐賁

元明間蘇州府長洲人,字幼文,號北郭生。工詩善畫。爲十才子之一,又與高啓、楊基、張羽合稱吳中四傑。元末爲張士誠掾屬。張氏亡,謫臨濠。洪武二年放歸。後授給事中,改御史,巡按廣東。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徵洮岷軍過境,犒勞不時,下獄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