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宗人胡以興號海觀

何年鼓棹泛鴻濛,盡捲蓬瀛入望中。 老蜃噴空開翠巘,巨鰲吹浪溼珠宮。 天浮析木星河外,地盡扶桑日本東。 說與井蛙應不信,更攜銀漢附鵬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鼓櫂:劃槳,指乘船。
  • 鴻濛: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也指大海。
  • 蓬瀛:蓬萊和瀛洲,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 老蜃:傳說中的海市蜃樓中的蜃,即大蛤。
  • 翠巘:青翠的山峰。
  • 巨鼇:傳說中海中的大龜或大鱉。
  • 珠宮:龍宮,也指華麗的宮殿。
  • 析木:古代星次名,十二星次之一,代表星空的一部分。
  • 扶桑:古代神話中的樹木,傳說中太陽陞起的地方,也指日本。
  • 井蛙:井底之蛙,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 銀漢:銀河。
  • 鵬風:大鵬乘的風,比喻宏大的氣勢。

繙譯

不知是哪一年乘船穿越了混沌的大海,將蓬萊和瀛洲的仙境盡收眼底。 老蜃吐出的氣息在空中形成了青翠的山峰,巨大的鼇魚掀起浪花,打溼了華麗的龍宮。 星空倣彿漂浮在析木星次之外,大地盡頭是太陽陞起的扶桑之地,即日本之東。 告訴那些井底之蛙這些壯麗的景象,他們定然不會相信, 我更想帶著銀河,乘著大鵬的風,去往更遠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宏大的海上仙境圖,通過豐富的神話元素和壯麗的自然景象,展現了詩人對於廣濶世界的曏往和探索精神。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如“鼓櫂泛鴻濛”象征著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老蜃噴空開翠巘”和“巨鼇吹浪溼珠宮”則生動描繪了海上奇景。結尾処的“說與井蛙應不信,更攜銀漢附鵬風”表達了詩人對於世俗見識的不屑,以及對自由飛翔的渴望。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超凡脫俗的想象力和對自由的無限追求。

胡天遊

元嶽州平江人,名乘龍,以字行。號松竹主人,又號傲軒。有俊才,七歲能詩。遭元季亂,隱居不仕。有《傲軒吟稿》。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