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翰林應奉壽同海涯挈家覲省十首

· 宋褧
翰林供奉三十強,前春曾是探花郎。 年來居京大不易,走向沙頭覓去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翰林供奉:指在翰林院任職的官員,這裏特指作者的朋友。
  • 三十強:超過三十歲。
  • 探花郎:古代科舉考試中,殿試第三名稱爲「探花」,這裏指作者的朋友曾獲得此榮譽。
  • 沙頭:指河邊或江邊的沙灘。
  • 覓去航:尋找離開的船隻。

翻譯

翰林院的供奉,年紀已過三十,去年春天還是一位探花郎。 近年來在京城生活頗爲不易,他走向河邊的沙灘,尋找離開的船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翰林供奉的生活狀態和心境。詩中,「翰林供奉三十強,前春曾是探花郎」展現了這位官員的學識和曾經的榮耀,而「年來居京大不易,走向沙頭覓去航」則反映了他在京城生活的艱辛和對離去的渴望。通過對比過去的光輝與現在的困境,詩人表達了對友人境遇的同情和理解,同時也折射出當時社會對文人的壓力和挑戰。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