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子宣尹鄆城

· 宋褧
明時作邑重優遊,我爲斯人抱隱憂。 巨室昂昂張虎翼,奸民濈濈沸魚頭。 朝衙召集鄉三老,幕邸趨承郡督郵。 利刃往年曾一試,知君談笑已無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明時:指政治清明的時代。
  • 作邑:指擔任縣令。
  • 重優遊:重視悠閒自在的生活態度。
  • 巨室:指有權勢的大戶人家。
  • 昂昂:形容氣勢高昂。
  • 張虎翼:比喻勢力擴張。
  • 奸民:指行爲不正的民衆。
  • 濈濈:形容聲音嘈雜。
  • 沸魚頭:比喻混亂不堪。
  • 朝衙:指縣衙。
  • 鄉三老:古代鄉村中負責教化的三位長者。
  • 幕邸:指官邸。
  • 郡督郵:指郡級官員,負責監察。
  • 利刃:比喻手段或策略。
  • 談笑已無牛:形容輕鬆自如,不再有困難。

翻譯

在政治清明的時代,擔任縣令的人重視悠閒自在的生活態度,我爲這個人抱有隱憂。有權勢的大戶人家氣勢高昂,像張開虎翼一樣擴張勢力,而行爲不正的民衆聲音嘈雜,如同沸騰的魚頭般混亂不堪。在縣衙召集鄉村的三位長者,而在官邸則要趨承郡級的監察官員。曾經嘗試過使用鋒利的策略,現在知道你已經能夠輕鬆自如地處理問題,不再有任何困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政治清明時期,一位縣令在處理政務時的複雜情況和內心的憂慮。詩中通過對「巨室」和「奸民」的描繪,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矛盾和衝突。同時,通過「朝衙」與「幕邸」的對比,展現了縣令在不同場合下的應對策略。最後,詩人表達了對這位縣令能力的認可,認爲他已經能夠遊刃有餘地處理各種問題,顯示了對其的讚賞和信任。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