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友

· 呂誠
先生家住正陽門,繞屋鬆聲日夜聞。 大藥總消頭上雪,小山長帶洞中雲。 已知濟物宜終慶,況是清時屬右文。 卻嘆吾詩與君畫,海門風月擬平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正陽門:古代都城的一座城門,此處指代都城。
  • 大藥:指道教中的長生不老藥。
  • 小山:此處可能指隱居之地的小山,也可能指仙境中的山。
  • 右文:指文學、文化,古代以右爲尊,右文即指重視文化。
  • 海門:指海口,此處可能指詩人所在地的海口,也可能泛指海邊。
  • 風月:指自然美景,也常用來比喻詩文中的美好意境。

翻譯

先生居住在都城的正陽門旁,四周環繞着松樹,日夜都能聽到松濤聲。 他似乎已經煉成了長生不老的大藥,頭上的白髮彷彿都被消除了,而他的小山居所則常常帶着洞中的雲霧。 他已經知道如何濟世救物,這應該是他終身的慶典,何況現在正是重視文化的清明時代。 我卻感嘆我的詩與先生的畫,在海邊的風月中,我們似乎可以平分這美好的意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居在都城邊緣的先生,他居住在松林環繞的環境中,享受着自然的寧靜與和諧。詩中提到的「大藥」和「小山」暗示了先生對道教長生不老的追求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先生濟世救物能力的讚賞,以及對當前文化繁榮時代的肯定。最後,詩人以自己的詩與先生的畫在海門風月中平分爲喻,表達了對藝術與自然美景共享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文化藝術的尊重。

呂誠

元崑山人,字敬夫,後更名肅。工詩詞。名士鹹與之交。家有園林,嘗蓄一鶴,復有鶴自來爲伍,因築來鶴亭。邑令聘爲訓導,不起。有《來鶴亭詩》。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