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家書二首

臥看平安字,移燈就枕衾。 兒癡甘廢學,母老最關心。 山藥來鄉味,溪藤寄野吟。 愁多翻不寐,歸思在遙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臥看:躺着看。
  • 平安字:指家書,特指報平安的書信。
  • 枕衾:枕頭和被子,泛指臥具。
  • 兒癡:孩子愚鈍或不專心。
  • 廢學:荒廢學業。
  • 母老:母親年老。
  • 山藥:一種植物,這裏指從家鄉寄來的山藥。
  • 溪藤:溪邊的藤蔓,這裏可能指用藤條編織的物品或藤蔓本身。
  • 野吟:在野外吟詠,指在自然環境中創作的詩歌。
  • 愁多:憂愁很多。
  • 翻不寐:反而睡不着。
  • 歸思:思鄉之情。
  • 遙岑:遙遠的山嶺,這裏指遙遠的家鄉。

翻譯

躺着閱讀報平安的家書,把燈移近枕邊被褥。 孩子雖然愚鈍荒廢學業,但母親年老最讓我牽掛。 家鄉寄來了山藥,溪邊的藤蔓寄來了野外的吟詠。 憂愁太多反而睡不着,我的思鄉之情在遙遠的山嶺間徘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深切思念。詩中,「臥看平安字」一句,即展現了詩人對家書的珍視和對家人平安的期盼。後文通過對「兒癡」和「母老」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對家庭的牽掛。結尾的「愁多翻不寐,歸思在遙岑」則深刻描繪了詩人的內心世界,那種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的情感,以及對遙遠家鄉的無限嚮往,都通過簡潔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得淋漓盡致。

吳景奎

元婺州蘭溪人,字文可。七歲力學如成人,年十三爲鄉正。劉貞爲浙東憲府掾,闢爲從事,後薦署興化路儒學錄,以母老辭不就。博學,尤善爲詩,詞句清麗,有唐人風。有《藥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