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鞠篇和鐵厓先生二首

· 呂誠
芙蓉小鞠蹋曉風,金璧步搖聲丁冬,繡衫窄窄交斜紅。 交斜紅,露玉腕。揮紫綿,浥香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蹋鞠:古代的一種球類運動,類似於現代的足球。
  • 芙蓉:這裡指美麗的女子。
  • 小鞠:小球,這裡指蹋鞠用的球。
  • 金璧步搖:指女子頭上的華麗裝飾,金璧形容其貴重,步搖是一種可以搖動的頭飾。
  • 丁鼕: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 綉衫窄窄:指女子穿著緊身的綉花衣服。
  • 交斜紅:指女子臉頰上的紅暈,因爲運動而顯得更加明顯。
  • 露玉腕:露出如玉般潔白的手腕。
  • 揮紫緜:揮動著紫色的絲緜,這裡可能指女子手中的球拍或者擦拭汗水的佈。
  • 浥香汗:浥,溼潤;香汗,女子因運動而出的汗水,帶有香氣。

繙譯

清晨的風中,美麗的女子在蹋鞠,她頭戴金璧步搖,隨著動作發出清脆的丁鼕聲,穿著緊身的綉花衣服,臉頰上的紅暈交錯斜映。她露出如玉般潔白的手腕,揮動著紫色的絲緜,輕輕擦拭著因運動而出的香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女子蹋鞠的生動場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女子的服飾、動作和神態。詩中“芙蓉小鞠蹋曉風”一句,既點明了時間背景,又以“芙蓉”比喻女子的美麗,而“小鞠”則直接引入了蹋鞠的主題。後文通過對女子裝飾和動作的描寫,展現了她的優雅與活力,尤其是“金璧步搖聲丁鼕”和“揮紫緜,浥香汗”等句,不僅聲音形象生動,而且情感細膩,傳達出女子在運動中的愉悅和青春的氣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呂誠

元崑山人,字敬夫,後更名肅。工詩詞。名士鹹與之交。家有園林,嘗蓄一鶴,復有鶴自來爲伍,因築來鶴亭。邑令聘爲訓導,不起。有《來鶴亭詩》。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