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伯修內翰奉母之官南臺御史

· 宋褧
今代鑾坡匠手閒,故教持斧出江關。 多應湖海頻移節,敢望君王早賜環。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鑾坡:指皇宮中的御苑,這裏借指朝廷。
  • 匠手:指技藝高超的人,這裏比喻王伯修才華出衆。
  • 持斧:古代御史出行時所持的象徵,代表其監察職責。
  • 江關:指江河的關隘,這裏泛指邊遠地區。
  • 湖海:指廣闊的水域,比喻王伯修將要巡視的廣大地區。
  • 移節:指官員的調動或巡視。
  • 賜環:古代君王賜予的信物,表示召回或賞賜。

翻譯

如今朝廷中才華橫溢的王伯修,被派往邊遠地區擔任御史。 他將會頻繁地在廣闊的湖海之間巡視,希望君王能早日賜予他召回的信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王伯修作爲御史的使命和期待。詩中「鑾坡匠手」讚美了王伯修的才華,而「持斧出江關」則形象地描繪了他出任御史的場景。後兩句表達了對王伯修頻繁巡視的預期以及對他早日被召回的希望,體現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國家大事的關切。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