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月

· 宋褧
璧月悠悠上女牆,六街燈市遠微茫。 隨車徑去柳家婢,走馬獨歸韋氏郎。 戚里煙塵眩銀海,九重宮闕接瑤光。 銅駝陌上聽鼕鼓,笑殺西樓白玉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璧月:指圓月,璧爲圓形的美玉。
  • 女牆:城牆上的矮牆。
  • 六街:指京城的大街。
  • 燈市:元宵節時燈火輝煌的市場。
  • 微茫:模糊不清的樣子。
  • 隨車徑去:形容女子隨車而去。
  • 柳家婢:指柳家的婢女。
  • 走馬獨歸:形容男子騎馬獨自歸來。
  • 韋氏郎:指韋家的男子。
  • 戚里:指皇親國戚的居住區。
  • 銀海:比喻光亮如銀的海洋。
  • 九重宮闕:指皇宮,九重形容宮殿的層數多。
  • 瑤光:指天上的星光。
  • 銅駝陌:指京城中的街道。
  • 鼕鼓:古代的鼓聲。
  • 西樓:指京城中的高樓。
  • 白玉觴:指精美的酒杯。

翻譯

圓月悠悠地爬上城牆,京城的大街燈火輝煌,但遠處顯得模糊不清。 女子隨車而去,像是柳家的婢女,男子騎馬獨自歸來,像是韋家的郎君。 皇親國戚的居住區煙塵滾滾,光亮如銀,皇宮高聳,彷彿與天上的星光相連。 在京城的街道上聽到鼓聲,笑看西樓上的人們舉起精美的酒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宵夜的繁華景象,通過對比女牆上的圓月和燈市中的微茫,以及隨車而去的女子和獨歸的男子,展現了節日的喧囂與個人的孤寂。詩中「戚里煙塵」與「九重宮闕」的對比,突顯了皇家的輝煌與塵世的喧囂。結尾的「銅駝陌上聽鼕鼓,笑殺西樓白玉觴」則以一種超然的態度,表達了對繁華世界的淡然一笑。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