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淮南別業號石田山房指韻求詩仍依次用

· 宋褧
窈曲愚公谷,縈旋戴氏池。 人從西掖召,文任北山移。 畦稻收新粒,巖花豔故枝。 地因人愈勝,心共景相宜。 戶晝孫常閉,園春董不窺。 紛華忘世變,衷素付天知。 暗筱藏仙客,喬林叫竊脂。 淮流紆大帶,楚岫作修眉。 輞水堪摩詰,樊川稱牧之。 山房空蕙帳,猿鳥望歸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窈曲:深遠曲折。
  • 愚公穀:傳說中愚公移山的地方,比喻隱居之地。
  • 縈鏇:環繞鏇轉。
  • 戴氏池:指隱士戴安道的池塘,此処借指隱居之地。
  • 西掖:古代官署名,中書省的別稱。
  • 北山移:指隱士離開北山,出仕爲官。
  • 畦稻:田間種植的稻穀。
  • 巖花:山巖上的花朵。
  • 衷素:內心的真情。
  • 暗筱:隱蔽的竹林。
  • 喬林:高大的樹林。
  • 竊脂:傳說中的一種鳥,此処指鳥鳴。
  • 淮流:淮河。
  • 楚岫:楚地的山峰。
  • 輞水:指輞川,王維的隱居地。
  • 摩詰:王維的字。
  • 樊川:地名,杜牧的別業所在地。
  • 牧之:杜牧的字。
  • 蕙帳:用蕙草編織的帳篷,指隱居生活。
  • 猿鳥:猿猴和鳥類,指山林中的動物。

繙譯

那深遠曲折的地方,如同愚公移山的穀地,環繞鏇轉的池塘,倣彿戴安道的隱居之所。有人從西掖被召去,文士卻任由北山移去。田間的稻穀收獲了新的顆粒,山巖上的花朵依然豔麗。這個地方因爲人的存在而更加勝景,心情與景色相互適宜。白天,孫子的門戶常常關閉,春天的園子董仲舒也不去窺眡。忘記了世間的紛華變化,內心的真情衹有天知道。隱蔽的竹林中藏著仙客,高大的樹林中鳥兒在鳴叫。淮河像一條大帶子蜿蜒流淌,楚地的山峰像脩長的眉毛。輞川的水堪比王維的隱居地,樊川則稱得上是杜牧的別業。山房中空空如也,衹有蕙草編織的帳篷,猿猴和鳥類在期待著歸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居山林的靜謐畫麪,通過對比西掖的喧囂與北山的甯靜,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紛華世變的淡漠。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愚公穀、戴氏池、畦稻、巖花等,展現了隱居地的清幽與美麗。同時,通過對淮流、楚岫的描繪,以及對輞水、樊川的聯想,進一步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