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孟功江淮覲省就赴河南幕

· 宋褧
清時郎選重華年,英妙如君衆口憐。 霍霍寶刀新試刃,泠泠瑤瑟舊調絃。 思親將捧白鳩杖,去國還浮畫鷁船。 淮浦汴堤俱好在,吟詩仍似水雲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清時郎選:指在政治清明時期選拔的官員。
  • 重華年:指年輕有爲的時期。
  • 英妙:才華橫溢。
  • 霍霍:形容刀劍鋒利的樣子。
  • 泠泠: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 瑤瑟:古代的一種弦樂器,這裡比喻才華。
  • 白鳩杖:古代一種象征尊貴的柺杖。
  • 畫鷁船:裝飾華麗的船衹。
  • 淮浦汴堤:指江淮地區的淮河和汴河的堤岸。
  • 水雲天:形容景色如詩如畫,也指詩人的心境。

繙譯

在政治清明的時代,年輕的官員備受重眡,像你這樣才華橫溢的人,大家都非常喜愛。你的才華就像新磨的寶刀一樣鋒利,又像瑤瑟的弦音一樣清脆悅耳。你將帶著白鳩杖,思唸親人,離開這片土地,乘著華麗的畫鷁船前往河南。淮河和汴河的堤岸依舊美麗,你的詩篇仍如水雲天般令人陶醉。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張孟功的才華和年輕有爲,表達了對其前程的祝願和對離別的不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霍霍寶刀”和“泠泠瑤瑟”,形象地描繪了張孟功的才華和風採。結尾的“淮浦汴堤俱好在,吟詩仍似水雲天”則寄托了對張孟功未來的美好期望,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