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詎(jù):豈,怎麼。
- 陶令菊:指東晉詩人陶淵明所喜愛的菊花,象徵隱逸高潔。
- 武侯桑: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封爲武鄉侯)所提倡的桑樹種植,代表勤政愛民。
- 紫萸囊:裝有紫萸(一種植物)的小袋子,古人認爲可以避邪,常在重陽節佩戴。
翻譯
江海上的船隻剛剛啓動,山林中的興致又怎能忘記。 已經荒廢了陶淵明所愛的菊花,還未種植諸葛亮提倡的桑樹。 對着酒杯,思緒飄向千里之外,心中牽掛着家中的雁羣幾行。 今天早晨,小兒女們個個都佩戴着紫萸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江海舟行與山林隱逸的情感交織。詩中「陶令菊」與「武侯桑」的對比,既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也暗含了對現實社會責任的思考。末句提及家中小兒女佩戴紫萸囊,不僅增添了節日的溫馨氣氛,也反映了詩人對家庭的深深眷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吳當
元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爲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後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 524篇诗文
吳當的其他作品
- 《 贈聶克敬兼簡宗武 》 —— [ 元 ] 吳當
- 《 九月十日出城 》 —— [ 元 ] 吳當
- 《 高昌喜山近仁在江州爲太常院使禮部尚書新其堂構各有名扁爲賦三題餘未暇也 》 —— [ 元 ] 吳當
- 《 慶原堂詩爲萍鄉劉氏作 》 —— [ 元 ] 吳當
- 《 慶原堂詩爲萍鄉劉氏作 》 —— [ 元 ] 吳當
- 《 雙劍峰 》 —— [ 元 ] 吳當
- 《 集義齋詩爲太行高氏作 》 —— [ 元 ] 吳當
- 《 集義齋詩爲太行高氏作 》 —— [ 元 ] 吳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