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喜山近仁在江州爲太常院使禮部尚書新其堂構各有名扁爲賦三題餘未暇也
冥鶤化翮向南飛,棲息安危各有時。
秋入梧桐晴影薄,寒通牖戶曉光遲。
青山是處瞻龍氣,紫閣何年睹鳳儀。
自嘆蓬萊常五色,上林曾宿最高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冥鶤(míng kūn):神話中的大鳥。
- 化翮(huà hé):指鳥類變化其羽翼。
- 梧桐:一種樹,常用來象徵高潔。
- 牖戶(yǒu hù):窗戶。
- 紫閣:指皇宮或高貴的居所。
- 鳳儀:鳳凰的儀態,比喻皇家或高貴的風範。
- 蓬萊:神話中的仙山,常用來比喻理想之地。
- 上林:皇家園林,這裏指皇家的居所。
翻譯
神話中的大鳥變化羽翼向南飛翔,棲息與安危各有其時。 秋天來臨,梧桐樹影在晴朗的日子裏顯得稀薄,寒意透過窗戶在清晨緩緩到來。 青山之處,我仰望龍氣,紫閣何時能見到鳳凰的儀態。 我自嘆理想之地常現五彩,曾在皇家園林的最高枝上棲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神話中的鳥類和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高貴、理想之地的嚮往和對時機的感慨。詩中「冥鶤化翮向南飛」寓意着變化與遷徙,而「秋入梧桐晴影薄,寒通牖戶曉光遲」則巧妙地描繪了秋日的景象,透露出淡淡的憂鬱。後兩句「青山是處瞻龍氣,紫閣何年睹鳳儀」則表達了對皇家氣象的仰慕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理想與現實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