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丁縣令禱雨記後

· 吳當
方夏時苗盛,恆陽歲事愆。 皇皇良宰念,秩秩禱祠虔。 牲幣修羣祀,旌幢擁列仙。 幽穿青澗底,危陟白雲顛。 清廟神來只,瑤臺夜肅然。 月生丹井露,霧溼石爐煙。 肸蠁期真貺,精誠徹邈玄。 蛟龍盤窟宅,圭璧達淵泉。 甘澍隨車至,靈飆卷旆旋。 爲霖因往日,行潦及前川。 吏治能無愧,農功屢有年。 絃歌春藹藹,民物思綿綿。 已覺謳吟溢,惟令翰墨傳。 昔賢曾誌喜,太史續雄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方夏:指夏季。
  • 恆陽:指長期的晴天。
  • 歲事愆:指農事因乾旱而受影響。
  • 皇皇:形容心情急切。
  • 良宰:賢良的地方官。
  • 秩秩:有序的樣子。
  • 禱祠:祈禱祭祀。
  • 牲幣:祭祀用的牲畜和貨幣。
  • 旌幢:古代的旗幟。
  • 列仙:指參與祭祀的道士或神仙。
  • 危陟:高高地攀登。
  • 清廟:祭祀的場所。
  • 神來只:神靈降臨。
  • 瑤臺:神仙居住的地方。
  • 肸蠁:古代祭祀時的一種儀式。
  • 真貺:真誠的賜予。
  • 精誠:真誠的心意。
  • 邈玄:深遠玄妙。
  • 蛟龍:神話中的龍。
  • 圭璧:古代祭祀用的玉器。
  • 甘澍:及時的雨水。
  • 靈飆:神風。
  • 行潦:路上的積水。
  • 吏治:地方官員的治理。
  • 農功:農業的收成。
  • 絃歌:古代的樂曲。
  • 謳吟:歌唱。
  • 翰墨:書寫。
  • 太史:古代記錄史事的官員。

翻譯

在盛夏時節,莊稼茂盛,但長期的晴天使得農事因乾旱而受影響。賢良的地方官心情急切,有序地進行祈禱祭祀。祭祀中使用了牲畜和貨幣,旗幟飄揚,道士或神仙參與其中。他們深入青澗之底,高高地攀登至白雲之巔。在祭祀的場所,神靈降臨,神仙居住的地方夜晚肅穆。月光照在丹井上,露水溼潤,石爐中煙霧繚繞。祭祀儀式期待真誠的賜予,真誠的心意直達深遠玄妙之處。神話中的龍在洞窟中盤踞,祭祀用的玉器傳達至深淵之泉。及時的雨水隨着車輛而至,神風捲起旗幟旋轉。因爲過去的祈禱,路上的積水及前方的河流都得到了滋潤。地方官員的治理無愧於心,農業的收成屢次豐收。春天的樂曲和歌唱,民衆的生活思緒綿綿。已經感覺到歌唱聲溢出,只有書寫能夠傳承。昔日的賢人曾記錄喜悅,太史繼續書寫雄壯的篇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季乾旱時,地方官進行祈禱祭祀以求雨的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繪,展現了祭祀的莊重和神祕,以及人們對雨水的渴望。詩中「蛟龍盤窟宅,圭璧達淵泉」等句,巧妙地運用神話元素,增強了詩歌的神祕感和藝術魅力。結尾處提到「昔賢曾誌喜,太史續雄篇」,表達了對歷史傳統的尊重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風貌。

吳當

元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爲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後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