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陽十景仙華巖雪

· 吳萊
偶出官橋倚落曛,詩家觸景謾紛紛。 彈琴在峽驚聞瀑,罨畫爲溪喜得雲。 竹筱晚深樵弛擔,莎根秋短牧歸羣。 道旁更有枌榆社,欲脫蓑衣藉酒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浦陽:地名,今浙江省浦江縣。
  • 仙華巖雪:指仙華山的岩石在雪後的景象。
  • 官橋:官方修建的橋樑。
  • 落曛:夕陽的餘暉。
  • 觸景:看到景色而有所感觸。
  • 謾紛紛:紛紛揚揚,形容衆多。
  • 彈琴在峽:在峽谷中彈琴。
  • 驚聞瀑:被瀑布的聲音所驚。
  • 罨畫:古代一種繪畫技法,此處指如畫的美景。
  • 爲溪喜得雲:因爲溪流而喜歡雲霧繚繞的景象。
  • 竹筱:小竹子。
  • 樵弛擔:樵夫放下擔子休息。
  • 莎根:莎草的根部。
  • 牧歸羣:牧童帶着牛羊歸家。
  • 道旁:道路旁邊。
  • 枌榆社:枌榆樹下的社日,古代的一種節日。
  • 脫蓑衣:脫下蓑衣,指停止勞作。
  • 藉酒醺:借酒醉來放鬆。

翻譯

偶爾走出官橋,倚靠着夕陽的餘暉,詩人們看到這景色都紛紛有所感觸。在峽谷中彈琴,被瀑布的聲音所驚,因爲溪流而喜歡雲霧繚繞的美景。小竹子深處,樵夫放下擔子休息,莎草的根部,牧童帶着牛羊歸家。道路旁邊,還有枌榆樹下的社日,想要脫下蓑衣,借酒醉來放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浦陽仙華山雪後的寧靜景象,通過詩人的視角,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詩中「彈琴在峽驚聞瀑」與「罨畫爲溪喜得雲」兩句,巧妙地將音樂與自然景觀結合,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後兩句則描繪了鄉村生活的寧靜與滿足,體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與生活的熱愛。

吳萊

元婺州浦江人,初名來,字立夫,號深嫋山道人。吳直方子。從學於方鳳,博極羣書。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舉進士,不第。退居深嫋山中,窮諸書奧旨,著《尚書標說》、《春秋世變圖》、《春秋傳授譜》、《古職方錄》、《孟子弟子列傳》、《楚漢正聲》、《樂府類編》等書。後以御史薦,授長薌書院山長,未上卒。私諡淵穎先生。有《淵穎集》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