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二首

· 何中
洛人傾國賞牡丹,東家繡轂西家園。黃鸝紫燕新得意,柔雲如酥花迷魂。 遊人寂寂歸何處?花亦年年佔風雨。江南卻遇李龜年,蘇州空感楊開府。 誰吹玉笛斷人腸,斜橋淺淺流水香。惟有千年老銅狄,看盡人間幾夕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洛人:洛陽人。
  • 傾國:形容女子美貌,這裏指人們傾盡全力。
  • 賞牡丹:欣賞牡丹花。
  • 繡轂:華麗的車輛。
  • 東家:東邊的鄰居。
  • 西家:西邊的鄰居。
  • 黃鸝:一種鳥,鳴聲悅耳。
  • 紫燕:紫色的燕子,這裏泛指燕子。
  • 得意:心情愉快。
  • 柔雲:柔軟的雲朵。
  • 如酥:像酥油一樣柔軟細膩。
  • 迷魂:使人陶醉。
  • 寂寂:安靜無聲。
  • 歸何處:回到哪裏。
  • 佔風雨:經受風雨。
  • 李龜年:唐代著名音樂家。
  • 楊開府:指楊貴妃的家族。
  • 玉笛:玉製的笛子。
  • 斷人腸:形容音樂極其悲傷,令人心碎。
  • 斜橋:斜坡上的橋。
  • 淺淺:形容水流緩慢。
  • 流水香:流水帶來的清新氣息。
  • 銅狄:銅製的狄人像,古代用於計時的儀器。
  • 幾夕陽:多少次日落。

翻譯

洛陽的人們傾盡全力欣賞牡丹花,東邊的鄰居駕着華麗的車輛,西邊的家園也是如此。黃鸝和紫燕都心情愉快,柔軟的雲朵像酥油一樣細膩,花兒讓人陶醉。

遊人安靜無聲地回到哪裏?花兒每年都要經受風雨。在江南遇到了李龜年,在蘇州卻空感楊貴妃家族的榮光已逝。

是誰吹奏的玉笛,音樂悲傷得令人心碎,斜坡上的橋下流水緩慢,帶來清新的氣息。只有那千年的銅製狄人像,看着人間經歷了多少次日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洛陽牡丹盛開的景象,以及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感慨。詩中通過對牡丹、黃鸝、紫燕等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麗。後半部分則通過李龜年和楊開府的典故,表達了時光流轉、人事無常的哀愁。最後,以銅狄看盡人間夕陽的意象,深化了詩的哲理意味,反映了詩人對生命和歷史的深刻思考。

何中

元撫州樂安人,字太虛,一字養正。少穎拔,以古學自任,學弘深該博。文宗至順間,應行省之請,講授於龍興路東湖、宗濂二書院。有《通鑑綱目測海》、《通書問》、《知非堂稿》。 ► 2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