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

· 宋無
草繩穿鼻聲柴扉,殘嚅無人問是非。 春雨一梨鞭不動,夕陽空送牧兒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草繩穿鼻:用草繩穿過牛的鼻子,以便牽引。
  • 柴扉:柴門,指簡陋的門。
  • 殘嚅:牛吃草時發出的聲音。
  • 是非:對錯,這裏指沒有人關心牛的狀況。
  • 一梨:一犁,指耕作的深度。
  • 鞭不動:指牛已經疲憊到無法再被鞭策。

翻譯

草繩穿過牛鼻,發出聲響如同敲打柴門, 牛吃草的聲音微弱,無人過問它的苦楚。 春雨滋潤了土地,牛已經疲憊到無法再耕作, 夕陽下,牧童空手而歸,牛兒也無力前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頭老牛的悲慘境遇,反映了農村的艱辛和牛的辛勞。詩中「草繩穿鼻聲柴扉」形象地描繪了牛被牽引的情景,而「殘嚅無人問是非」則表達了牛的孤獨和無人關心的狀態。後兩句「春雨一梨鞭不動,夕陽空送牧兒歸」更是深刻地描繪了牛的疲憊和無力,以及牧童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宋無

元平江路人,字子虛。世祖至元末,舉茂才,以奉親辭。工詩。比對精切,造詣新奇。有《翠寒集》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