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仲冬十日會同年周世祥於杭酌酒聯句五首時世祥已致仕矣故云

· 江源
故人霄漢念同年,對酌忘情浙水邊。 慄裏解官□靖節,漢庭奉使識張騫。 雨寒未放梅花早,風急如催木葉顛。 莫道無詩渾漫興,曾驅佳景入新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霄漢:指天空,比喻高遠的地位。
  • 忘情: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 慄裏:地名,此處可能指作者的故鄉或特定地點。
  • 靖節:指保持節操,不屈不撓。
  • 張騫:西漢時期的著名探險家和外交家。
  • 渾漫興:隨意的興致。

翻譯

老朋友在高位上仍念及同年的情誼,我們在浙江邊對飲,忘卻了世俗的情感。 在慄裏這個地方,我像靖節一樣堅守節操,而在漢庭中,我像張騫一樣被認識。 寒冷的雨還未讓梅花開放,急促的風像是在催促樹葉翻飛。 不要說我隨意寫詩沒有靈感,我曾經驅使美景融入我的新詩聯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與同年周世祥在杭州相聚時的深情厚誼和對往事的回憶。詩中,「霄漢念同年」展現了他們之間的高遠情誼,「對酌忘情」則描繪了他們忘卻世俗、盡情暢飲的場景。通過「慄裏解官」和「漢庭奉使」的對比,詩人表達了自己堅守節操與被朝廷認可的自豪。末句「曾驅佳景入新聯」則顯示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情和對美好事物的捕捉能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