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寫懷次敖先生韻

· 江源
後飲屠蘇我半酣,衰年五十又加三。 鬢毛有雪何須惜,吾道無聞始可慚。 今日椒盤新歲頌,昨宵燈火去年談。 誰憐宦海沈溟客,春雨鬆楸憶嶺南。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日:農曆正月初一。
  • 屠蘇:古代一種酒名,常在春節期間飲用。
  • 半酣:微醉。
  • 衰年:老年。
  • 五十又加三:指五十三歲。
  • 鬢毛:鬢角的頭髮。
  • :這裏比喻白髮。
  • 吾道:我的志向或主張。
  • 無聞:沒有名聲,不爲人知。
  • 椒盤:裝有椒的盤子,古代習俗,用以祈福。
  • 新歲頌:新年祝福的話語。
  • 昨宵:昨晚。
  • 燈火:指家中的燈光,象徵家庭溫暖。
  • 去年談:去年談論的事情。
  • 宦海:比喻官場。
  • 沈溟客:沉淪在官場中的人。
  • 春雨:春天的雨。
  • 鬆楸:松樹和楸樹,常用來象徵長壽和堅韌。
  • 嶺南:指中國南方的廣東、廣西一帶。

翻譯

在元旦這天,我先喝了一些屠蘇酒,感覺微醺。我已經五十三歲了,步入老年。雖然鬢角已經斑白,但我並不覺得可惜,真正讓我感到慚愧的是我的志向還未被人知曉。今天,我們用椒盤祈福,說着新年的祝福;昨晚,家中的燈火下,我們回憶着去年的往事。有誰會同情那些在官場中沉淪的人呢?春天的雨中,我想起了嶺南的松樹和楸樹。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江源在元旦之際,借酒抒懷,表達了對年華老去的感慨和對未竟志向的遺憾。詩中,「後飲屠蘇我半酣」一句,既描繪了節日的氛圍,又暗示了詩人借酒消愁的心境。「鬢毛有雪何須惜,吾道無聞始可慚」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個人命運的無奈和對理想的執着。結尾的「春雨鬆楸憶嶺南」更是以景結情,寄託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沉的內心世界。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