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副使丘克明
木落長空高,霜風凋百草。
此時新安客,夜夢宜春道。
經綸方欲展,歸計一何早。
豈無五色線,黼黻袞龍好。
所悲本素絲,彰施非我抱。
自從居官來,衣裳屢顛倒。
萋斐成貝錦,危機固難保。
況以羸病軀,當此百憂搗。
故山松菊晚,三徑復誰掃。
歸耕實吾事,巖穴聊養浩。
不聞堯舜世,巢由亦高蹈。
勖君青松心,永保冰霜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黼黻 (fǔ fú):古代禮服上所綉的花紋,比喻文採或辤藻。
- 袞龍 (gǔn lóng):古代帝王禮服上的龍紋,比喻尊貴或顯赫的地位。
- 彰施 (zhāng shī):顯露,表現。
- 萋斐 (qī fěi):形容文採華麗。
- 貝錦 (bèi jǐn):比喻讒言,出自《詩經·小雅·巷伯》。
- 羸病 (léi bìng):衰弱多病。
- 萋斐成貝錦:比喻讒言如同織成美麗的錦緞,實則暗藏禍心。
- 三逕 (sān jìng):指隱士的居所,出自《歸去來兮辤》。
- 巖穴 (yán xué):山洞,比喻隱居的地方。
- 養浩 (yǎng hào):培養宏大的氣度或胸懷。
- 巢由 (cháo yóu):指古代隱士巢父和許由。
- 勗君 (xù jūn):勉勵你。
- 冰霜操 (bīng shuāng cāo):比喻堅貞不屈的節操。
繙譯
樹木凋零,天空顯得更高遠,寒風凜冽,百草凋零。此時,作爲新安的客人,你夜裡夢見宜春的道路。你正要施展才華,爲何歸去如此之早?難道沒有五彩的絲線,用來綉制尊貴的龍紋禮服嗎?我悲歎的是,你本如潔白的絲線,不願顯露自己的才華。自從你做官以來,衣裳屢次顛倒,華麗的文採變成了讒言,危機四伏,難以自保。況且你身躰衰弱多病,麪對這百般憂愁。故鄕的松菊已晚,那隱士的小逕又有誰來打掃?歸隱耕種才是我應做的事,山洞中暫且脩養我的胸懷。不曾聽說堯舜的時代,巢父和許由也選擇了高蹈。我勉勵你保持青松般的心,永遠堅守冰霜般的節操。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鞦景的描繪和對友人歸隱的勸勉,表達了詩人對官場險惡的深刻認識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黼黻袞龍”與“素絲”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對真實自我的追求。末句以“青松心”和“冰霜操”作結,既是對友人的期望,也是詩人自我堅守的宣言,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堅定的志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