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元宅閱故書有感示彥珍
鄉里昔承平,甲第爭相高。
十年罹兵燹,瓦礫生蓬蒿。
君家全盛時,池館集羣豪。
揮灑共談笑,綠衣照青袍。
借問創業難,昔人無乃勞。
勤勞未易道,勖君永終保。
架上多羣書,片紙俱可考。
徼倖不可求,青霄未易到。
有源斯有委,毋爲彼行潦。
好風自東來,悠揚吹百草。
及此愛日遲,莫負青春早。
與君爲兒童,簡編時卷舒。
回頭二十年,舊學日已疏。
韶光速流電,那能少躊躇。
君子與小人,所趨不相如。
遠之良不難,慎勿迷厥初。
作詩示同志,因之重欷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罹 (lí):遭受。
- 兵燹 (bīng xiǎn):戰火。
- 勗 (xù):勉勵。
- 徼倖 (jiǎo xìng):僥幸。
- 潦 (lǎo):積水。
- 欷歔 (xī xū):歎息。
繙譯
昔日鄕裡和平之時,甲第豪宅爭相高聳。 十年間遭受戰火,瓦礫之中生出蓬蒿。 你家全盛時期,池館之中聚集群豪。 揮灑筆墨共談笑,綠衣青袍相映照。 問及創業之艱難,古人無不勞苦。 勤勞不易言說,勉勵你永遠保持。 架上書籍衆多,片紙皆可考証。 僥幸不可強求,青雲之路未易達。 有源才有流,莫做那行潦。 好風自東來,悠敭吹拂百草。 珍惜這愛日時光,莫負青春早。 與你同爲兒童時,簡編時常繙閲。 轉眼二十年過去,舊學日漸疏遠。 韶光如流電般迅速,怎能少有躊躇。 君子與小人,所趨不同。 遠離小人竝不難,慎勿迷失初心。 作此詩示你,因之重歎息。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往昔鄕裡和平與戰亂的對比,表達了對過去繁榮的懷唸和對戰亂的痛心。詩中,“甲第爭相高”與“瓦礫生蓬蒿”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戰亂帶來的破壞。後文通過對創業艱難的提及和對保持勤勞的勉勵,展現了詩人對後人的期望。詩末,詩人通過廻憶童年與現實的對比,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保持初心的勸誡。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