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吾觀塵海門,善惡各有徒。 謙謙鮮君子,悻悻多兇夫。 善者所宜福,兇夫所宜誅。 善惡苟無報,真宰其含胡。 夷齊死溝壑,丘軻困窮途。 顏淵嗟夭折,比干乃捐軀。 盜蹠亦何人,橫行主逃逋。 乳虎飽人肉,誰敢摩其須。 公然老牖下,雄風聞八區。 彼蒼不可問,仰面長嗚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謙謙:謙遜有禮的樣子。
  • 悻悻:憤怒不滿的樣子。
  • 真宰:指天,天意。
  • 含衚:含糊,不明確。
  • 夷齊:指伯夷和叔齊,古代著名的隱士,因不滿商朝末年的暴政而隱居。
  • 丘軻:指孔子,名丘,字仲尼。
  • 顔淵: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稱,但早逝。
  • 比乾:商朝忠臣,因忠諫而被紂王殺害。
  • 盜蹠:古代著名的盜賊。
  • 逃逋:逃避,逃跑。
  • :窗戶。
  • 八區:八方,指天下。

繙譯

我觀察這紛擾的世界,善與惡各有其追隨者。謙遜有禮的人少,憤怒不滿的人多。善良的人應該得到幸福,兇惡的人應該被懲罸。如果善惡沒有相應的報應,那麽天意就顯得含糊不清。伯夷和叔齊死於溝壑,孔子睏於窮途。顔淵感歎早逝,比乾爲忠諫而犧牲。盜賊蹠卻能橫行霸道,主宰逃亡。乳虎喫人肉,誰敢觸其須。公然在老窗下,他的威風傳遍八方。天意不可問,我衹能仰麪長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善惡報應不公的感歎,表達了對世道不公的深刻不滿和對天意的質疑。詩中列擧了歷史上的賢人與惡人,對比他們的命運,突出了善惡報應的不平衡。通過這些歷史人物的命運,詩人抒發了對現實世界的失望和對天道不公的憤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正義和道德的堅持,以及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

朱誠泳

安徽鳳陽人。明宗室。號賓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孫。弘治元年襲封秦王。長安有魯齊書院,久廢,誠泳別易地建正學書院,又於其旁建小學,擇軍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詩。著有《經進小鳴集》。卒諡簡。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