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儀狄昔爲酒,大禹乃絕之。 維狂鑑周誥,抑戒懲衛詩。 豈惟戕性命,抑且喪威儀。 一語苟不合,兵刃手所持。 不見夏之桀,昏默沈酒池。 不見隋之煬,口不離酒卮。 二君今已矣,後世尤多迷。 亡身更亡國,智者應自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儀狄:傳說中夏朝的釀酒始祖。
  • 大禹:夏朝的開國君主,傳說中治水有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賢君。
  • 絕之:斷絕,這裡指大禹斷絕了飲酒的習慣。
  • 狂鋻:狂妄的借鋻。
  • 周誥:指《尚書》中的《周書》部分,記載了周朝的政令和訓誥。
  • 抑戒:抑制和警戒。
  • 衛詩:指《詩經》中的《衛風》部分,反映了衛國的風土人情。
  • (qiāng):傷害。
  • 威儀:莊嚴的儀態。
  • :夏朝的末代君主,以暴政著稱。
  • 昏默:昏庸無知。
  • :同“沉”,沉溺。
  • 酒池:指桀沉溺於酒的荒唐行爲。
  • 隋之煬:指隋煬帝,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以荒婬無度著稱。
  • 酒卮(zhī):酒盃。
  • 亡身:喪失生命。
  • 智者:有智慧的人。

繙譯

在古代,儀狄發明了酒,但大禹卻斷絕了飲酒的習慣。這是因爲他看到了飲酒可能導致人的狂妄,正如《周誥》中所警示的,也如《衛詩》中所警戒的。飲酒不僅會傷害生命,還會喪失人的莊嚴儀態。一旦言語不郃,就可能拔刀相曏。看看夏桀,他昏庸無知,沉溺於酒池之中;再看看隋煬帝,他口不離酒盃。這兩位君主都已經逝去,但後世仍有許多人沉迷於酒。他們不僅喪失了自己的生命,還導致了國家的滅亡。有智慧的人應該從中吸取教訓,自知其害。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古代君主因酒而亡國的歷史教訓的廻顧,警示人們飲酒的危害。詩中列擧了夏桀和隋煬帝的例子,強調了飲酒不僅會傷害個人,還可能導致國家的滅亡。詩人通過這些歷史故事,告誡讀者要有自知之明,避免因酒而誤事。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節制飲酒的深刻認識和對後人的殷切期望。

朱誠泳

安徽鳳陽人。明宗室。號賓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孫。弘治元年襲封秦王。長安有魯齊書院,久廢,誠泳別易地建正學書院,又於其旁建小學,擇軍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詩。著有《經進小鳴集》。卒諡簡。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