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有陽必有陰,有夜必有旦。
吁嗟正與邪,相反如冰炭。
誰謂鄭聲淫,韶音爲所亂。
誰謂莠草新,嘉榖爲所爛。
鳳凰覽德輝,鵂鶹可同觀。
騶虞履中野,檮杌可同絆。
物類自區別,吾人亦相判。
荊舒培禍胎,羣邪斯漫漶。
君實起西府,羣賢乃藩翰。
星辰歸黨籍,君子竊悲嘆。
正邪不兩立,天王貴雄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吁嗟:嘆息聲。
- 鄭聲淫:指鄭國的音樂被認爲過於放縱。
- 韶音:指美好的音樂。
- 莠草:雜草。
- 嘉榖:好穀物。
- 鳳凰:傳說中的神鳥,象徵吉祥。
- 鵂鶹:一種鳥,此處可能指普通的鳥。
- 騶虞:古代傳說中的仁獸。
- 檮杌:古代傳說中的兇獸。
- 荊舒:指荊軻和舒慶,古代的刺客。
- 羣邪:指衆多的邪惡勢力。
- 君實:人名,可能是指某個正直的官員。
- 西府:古代官署名。
- 藩翰:指忠誠的臣子。
- 星辰歸黨籍:指正直的人被列入不利的名單。
- 天王:指君王。
- 雄斷:果斷的決定。
翻譯
有陽光必有陰影,有夜晚必有黎明。 嘆息正與邪,就像冰與炭一樣相反。 誰說鄭國的音樂放縱,美好的音樂會被它擾亂。 誰說雜草新長,好穀物會被它破壞。 鳳凰看到德行的光輝,普通的鳥可以與之同觀。 騶虞在野地行走,兇獸檮杌可以被束縛。 物類自然有所區別,我們人類也有所判斷。 荊軻和舒慶培養了禍根,衆多邪惡勢力蔓延。 君實從西府崛起,衆多賢臣成爲屏障。 星辰被歸入黨籍,君子們私下悲嘆。 正邪不能並存,君王貴在果斷。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陰陽、日夜、正邪等對立概念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正邪不兩立的堅定立場。詩中運用了鳳凰與鵂鶹、騶虞與檮杌等象徵性的對比,強調了正直與邪惡的本質區別。最後,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詩人呼籲君王應有果斷的決策,以維護正義和秩序。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正義的堅持和對邪惡的憎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