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遣懷

· 江源
便道鄉關喜往來,堂名畫錦對江開。 綵箋通姓門前客,青眼留人月下杯。 卷裏詩歌多沈謝,座中朋舊半陳雷。 逢人不是無消息,大庾如今未有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遣懷:抒發情懷。
  • 鄉關:故鄉。
  • 畫錦:比喻富貴顯達後回鄉炫耀。
  • 綵箋:彩色的精美箋紙。
  • 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與「白眼」相對。
  • 沈謝:指南朝時期的文學家沈約和謝朓,這裏泛指文人墨客。
  • 陳雷:指東漢時期的陳重和雷義,兩人爲至交好友,這裏泛指好友。
  • 大庾:山名,位於江西省大庾縣南,廣東省南雄市北,爲五嶺之一。

翻譯

我按照原詩的韻腳來抒發自己的情懷。我高興地往來於故鄉,那座名爲「畫錦」的堂屋正對着江面敞開。門前客人們用彩色的精美箋紙互通姓名,月下他們用喜愛的目光留我共飲。書卷中的詩歌多出自沈約和謝朓這樣的文人,座中的朋友大多是像陳重和雷義那樣的至交。遇到人並不是沒有消息,只是大庾山如今還未有梅花開放。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鄉關往來、堂名畫錦、門前客、月下杯等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喜悅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綵箋通姓門前客,青眼留人月下杯」一句,既展現了賓客之間的文雅交往,又透露出詩人受到的尊重和喜愛。結尾「逢人不是無消息,大庾如今未有梅」則巧妙地以大庾山的梅花未開,暗示了詩人對故鄉消息的期盼和對自然變化的敏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