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榆河驛

· 江源
皇華首站榆河驛,偶遇元戎半日談。 坐促庖人炊午飯,旋呼津吏換徵驂。 幾家市井通燕北,何處雲山望粵南。 三酌茅柴仍上馬,朔風蕭颯鬢鬖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皇華:指皇帝的使者。
  • 元戎:指軍隊的統帥。
  • 庖人:廚師。
  • 津吏:琯理渡口的小吏。
  • 征驂:指旅行者的馬車。
  • 市井:指城鎮。
  • 燕北:指燕地以北,即今北京一帶。
  • 粵南:指廣東一帶。
  • 茅柴:指簡單的酒食。
  • 朔風:北風。
  • 蕭颯:形容風聲。
  • 鬢鬖鬖:形容頭發蓬松散亂。

繙譯

作爲皇帝使者的首站,我來到了榆河驛,偶然遇到了軍隊的統帥,與他交談了半日。坐在那裡,催促廚師準備午飯,又叫來琯理渡口的小吏更換我的馬車。這個市鎮連接著燕地以北,而我心中卻遙望著廣東的山川。喝了三盃簡單的酒食後,我再次上馬,北風呼歗,我的頭發在風中蓬松散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榆河驛的所見所感,通過與軍隊統帥的交談、午飯的準備、馬車的更換等細節,展現了旅途中的生活場景。詩中“幾家市井通燕北,何処雲山望粵南”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北方市鎮的觀察,又透露出對南方家鄕的思唸。結尾的“朔風蕭颯鬢鬖鬖”則以北風的凜冽和詩人頭發的散亂,形象地表達了旅途的艱辛和詩人的孤獨感。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