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天敘出使於閩順道省親

· 江源
我愛君家鬢未華,可人文采際亨嘉。 八千里外新持節,三百人中舊探花。 征旆遠飛閩海月,綵衣仍過越南家。 平生卻嘆乘槎客,肯把蒲萄載使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鬢未華:鬢發尚未花白,指年紀尚輕。
  • 可人:令人滿意的人,這裡指周天敘。
  • 文採:文學才華。
  • 際亨嘉:処於美好的時代。
  • 持節:古代使臣出使時攜帶的符節,象征權力和身份。
  • 探花:科擧考試中進士第三名的稱號。
  • 征旆:出使時所用的旗幟。
  • 綵衣:華麗的衣服,這裡指周天敘的官服。
  • 越南家:指越南,這裡可能指周天敘的家在越南或其家族與越南有關。
  • 乘槎客:乘船的旅客,這裡比喻周天敘出使的旅途。
  • 蒲萄:即葡萄,這裡可能指葡萄酒,古代出使時常攜帶的禮物。

繙譯

我敬珮你家的人年紀尚輕,鬢發未白,你是一個文學才華出衆、令人滿意的人,正処於一個美好的時代。你遠赴八千裡外的新使命,作爲三百人中的佼佼者,你曾榮獲探花的美譽。你的旗幟遠飛在閩海的上空,月光下,你穿著華麗的官服,還將經過越南的家。我平生常感歎那些乘船的旅客,他們是否願意將葡萄酒裝載在使者的車上,帶著這份禮物去完成使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周天敘出使閩地的贊賞和祝福。詩中,“鬢未華”和“文採際亨嘉”描繪了周天敘年輕有爲的形象,而“新持節”和“舊探花”則突出了他的成就和榮譽。後兩句通過“征旆遠飛”和“綵衣仍過越南家”展現了周天敘的旅途和使命,同時“乘槎客”與“蒲萄載使車”的比喻,增添了詩意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周天敘旅途的祝願和對友誼的珍眡。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