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辛亥四月廿五日餘訪同年憲僉鄒君濟時於新喻之石上因留信宿酌酒話舊遂相與聯句得三十六蓋以寫一時會合之

· 江源
故人顧我過衡門,握手平生此夕論。 細雨霏微春館酌,遏雲繚繞夜歌喧。 盤堆筍蕨無甘脆,業繼箕裘有子孫。 三徑未荒鬆菊在,廿年猶喜故交存。 萍蹤不定有離合,世事無憑只覆翻。 良會直須歌伐木,菲才何以賦高軒。 柴桑深處甘恬退,光範門前嘆走奔。 步近龍橋消俗慮,坐臨鹿澗洗囂煩。 海鷗已共忘機事,臺閣何勞入夢魂。 壯志有時憂魏闕,碧霄無路扣天閽。 誰將山水歸圖畫,君有封章在諫垣。 三黜展禽惟直道,四知楊子豈私恩。 鬢髯斑白時看鏡,杖屨從容日涉園。 富貴到頭真泡影,行藏隨處任乾坤。 狂瀾筆底誰將挽,雲夢胸中我欲吞。 對局敲棋嫌夜短,呼童剪燭惜花繁。 留連獻酢情何限,狼藉杯盤酒未渾。 明日又從岐路別,幾時重擬共論文。
拼音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