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餞別張揮使鄭大尹

· 江源
憐君一別一悲歌,暝入花亭見綺羅。 白雁不聞雲外過,雲山況是客中過。 壺觴須就陶彭澤,勳業終歸馬伏波。 莫道兩京非遠別,無由縮地欲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míng):黃昏,傍晚。
  • 綺羅:華貴的絲織品,這裡指穿著華麗的人。
  • 白雁:一種候鳥,常在鞦季南遷。
  • 壺觴:酒器,代指飲酒。
  • 陶彭澤:指東晉詩人陶淵明,他曾任彭澤令,後因不滿官場而辤官歸隱。
  • 馬伏波:指東漢名將馬援,封伏波將軍,以功勛卓著著稱。
  • 縮地:神話中能縮短距離的法術,比喻縮短行程或距離。

繙譯

看著你離去,我心中充滿了悲傷的歌聲,黃昏時分,我走進花亭,看見了穿著華麗的人們。白雁不再從雲外傳來消息,而我還在旅途中穿越雲山。我們應該像陶淵明那樣,享受壺中的美酒,而你的功業終將像馬援那樣煇煌。不要說兩京之間的距離不遠,我多麽希望能有法術縮短這段距離,但若無法實現,我又該如何是好?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深切感慨和不捨之情。詩中通過黃昏、花亭、白雁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淒美的離別氛圍。詩人借用陶淵明和馬援的典故,既表達了對友人未來生活的祝願,也隱含了對友人功成名就的期待。結尾処,詩人以“縮地”的神話表達了對友人離去的無奈和對重逢的渴望,情感真摯動人。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