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歲大飢莆中民風八首

· 朱浙
婺婦歸啼不忍聞,青天白日怨胡孫。 飢雛揉抱魂應斷,騰踏蒼煙古樹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婺婦:指寡婦。婺,音[wù],星名,即女宿,舊時用作對婦人的頌詞,後因以借指婦人。
  • 衚孫:即猢猻,猴子的別稱。
  • 飢雛:飢餓的小鳥。
  • 騰踏:踏步,行走。

繙譯

寡婦的哭泣聲讓人不忍心聽,她在青天白日之下怨恨著猴子。飢餓的小鳥被緊緊抱在懷中,它們的魂魄應該已經斷絕,而她則在蒼茫的菸霧中踏步於古樹的根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大飢荒時期,一位寡婦的悲慘遭遇。詩中,“婺婦歸啼不忍聞”直接表達了寡婦的悲痛,而“青天白日怨衚孫”則通過寓言的方式,暗示了寡婦對造成飢荒的怨恨。後兩句“飢雛揉抱魂應斷,騰踏蒼菸古樹根”則進一步以飢餓的小鳥和蒼茫的菸霧爲背景,加深了詩的悲涼氛圍,展現了寡婦的無助和絕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飢荒時期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

朱浙

明福建莆田人,字必東,號損巖。嘉靖二年進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羣臣必欲帝母昭聖皇太后,浙亦上疏力爭。帝怒,立捕至內廷,除名爲民。有《天馬山房遺稿》。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