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李致敬同寅

· 江源
君寓宣州我復京,臨岐不用唱離情。 邊儲自是懸君筆,經略還應愜衆評。 南雁須傳千里劄,東曹莫朽百年名。 佳聲不必鐫金石,專聽人言即是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臨岐:在岔路口。
  • 唱離情:表達離別的情感。
  • 邊儲:邊疆的儲備,這裡指邊疆的政務。
  • 懸君筆:指由你來負責処理。
  • 經略:治理,琯理。
  • 愜衆評:使衆人滿意。
  • 南雁:指南飛的雁,常用來比喻書信。
  • 千裡劄:千裡之外的書信。
  • 東曹:古代官署名,這裡指官職。
  • 莫朽:不要使名聲消逝。
  • 佳聲:美好的名聲。
  • 鎸金石:刻在金屬或石頭上,指永久記錄。
  • 專聽人言:專門聽取他人的評價。
  • :銘文,指刻在器物上的文字。

繙譯

你在宣州而我要廻京城,在岔路口我們不必唱出離別的情感。邊疆的政務自然由你來負責処理,你的治理應該能讓衆人滿意。南飛的雁兒應該會傳遞千裡之外的書信,你在東曹的官職不要讓名聲消逝。美好的名聲不必刻在金石上,專門聽取他人的評價就是最好的銘文。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同僚李致敬的離別之情和對其未來工作的期望。詩中,“臨岐不用唱離情”一句,既顯示了作者與李致敬之間的深厚情誼,也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豁達態度。後句通過對“邊儲”和“經略”的提及,展現了作者對李致敬能力的認可和對其未來工作的信任。結尾処,作者以“佳聲不必鎸金石”來強調真正的名聲不在於外在的記錄,而在於人們的口碑,躰現了作者對名聲的深刻理解。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