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我家有美玉,人言出昆岡。
清姿溫且潤,素質堅以剛。
珊瑚讓精彩,水精失輝光。
玉人一入手,珍重無時忘。
琢磨借沙石,切磋付刀鋩。
雕鐫制瑚璉,專攻作圭璋。
神明許相與,君子良可方。
但恐珷玞混,棄置令人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昆岡:古代傳說中的山名,產美玉。
- 珊瑚:一種海洋生物,其骨骼形成的珊瑚礁色彩豔麗。
- 水精:即水晶,透明晶體,常用於裝飾。
- 玉人:指雕刻玉器的工匠。
- 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
- 切磋:原指磨刀石,比喻相互研討、學習。
- 刀鋩:刀的鋒利部分。
- 瑚璉:古代玉器名,形狀似盤,用於盛物。
- 圭璋:古代玉器名,圭形似矩,璋形似半圭,用於禮儀。
- 神明:指神靈。
- 珷玞:指次等的玉石。
翻譯
我家藏有一塊美玉,人們說它出自昆岡。它的色澤既清雅又溫潤,質地堅硬而剛強。珊瑚在它面前顯得遜色,水晶也失去了光彩。玉匠一旦拿到手中,便珍視得難以忘懷。用沙石雕琢,用刀鋒切磋。精心製作成瑚璉,專攻製成圭璋。神靈也願意與之相伴,君子之德與之相仿。只怕次等的玉石混雜其中,被遺棄實在令人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一塊美玉的珍貴與獨特,展現了其無與倫比的價值。詩中,「清姿溫且潤,素質堅以剛」描繪了美玉的內在品質,而「珊瑚讓精彩,水精失輝光」則通過對比,突出了美玉的非凡光彩。後文提到玉匠的珍視和精心雕琢,以及美玉與神明、君子的相提並論,都強調了其尊貴與不可多得。結尾的憂慮,則反映了對於珍寶被忽視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美玉的讚美和對真品被埋沒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