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孟高館訶林寺日與法南諸上人談禪作此寄懷

蕭寺棲遲此息機,羣僧談偈對斜暉。 閒聽鍾歇梵音度,坐看杯浮老衲歸。 澄心面壁紅塵渺,極目山門紫氣微。 多病無由頻促膝,徘徊瞻戀思依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寺:指寂靜的寺廟。
  • 棲遲:停留,居住。
  • 息機:停止世俗的紛擾,尋求內心的寧靜。
  • 談偈:談論佛經中的偈語,即佛經中的詩句。
  • 斜暉:斜陽的光輝。
  • 鍾歇:鐘聲停止。
  • 梵音:佛教音樂,指寺廟中的誦經聲。
  • 老衲:老僧的謙稱。
  • 面壁:面對牆壁靜坐,常指佛教徒的修行方式。
  • 紅塵:塵世,指世俗的生活。
  • 極目:盡力遠望。
  • 山門:寺廟的大門。
  • 紫氣:祥瑞之氣,常用來形容吉祥的徵兆。
  • 促膝:坐得很近,形容親密無間。
  • 瞻戀:仰望和留戀。

翻譯

在寂靜的寺廟中停留,我在這裏尋求內心的寧靜,與一羣僧人一起在斜陽下談論佛經中的偈語。閒暇時聽着鐘聲停止後,寺廟中的誦經聲緩緩傳來,我坐在那裏看着老僧們帶着酒杯歸來。我面對牆壁靜坐,心中澄明,遠離了世俗的紛擾,盡力遠望寺廟的大門,只覺得那裏的祥瑞之氣微弱。雖然多病,無法經常與僧人們親密交談,但我在這裏徘徊,仰望和留戀,思緒依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寺廟中的寧靜生活和對禪理的追求。通過「蕭寺棲遲」、「羣僧談偈」等詞句,展現了詩人遠離塵囂,與僧侶們共同探討佛理的場景。詩中的「梵音度」、「老衲歸」等描繪了寺廟的寧靜與僧侶的日常生活,而「面壁紅塵渺」、「極目山門紫氣微」則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脫和對精神世界的嚮往。最後兩句「多病無由頻促膝,徘徊瞻戀思依依」則透露出詩人對這種生活的留戀和不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禪宗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

何其偉

何其偉,字麗充,號玄洲,番禺人。明嘉靖至天啓時人。約卒於明熹宗天啓五年(一六二五),年七十二。曾在廣西陸川縣任官。何其偉詩以天啓富春令何其偉子所鐫明天啓版《鷇音集》(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館藏孤本)爲底本。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