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雷長史

彤管先朝隨帝子,白頭今日奉王孫。 漢庭亦羨相如美,楚客重看賈傳尊。 花下圖書開玉殿,日高琴瑟在朱門。 十年亭閣淮西宴,腸斷樑王雪夜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記事的杆身漆朱的筆。這裏指雷長史的文筆。
  • 帝子:指皇帝的子女。
  • 王孫:古代貴族子弟的通稱。
  • 相如:指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
  • 賈傳:指賈誼,西漢著名政論家、文學家。
  • 琴瑟:古代樂器,常用來比喻和諧的夫妻關係。
  • 朱門:古代王侯貴族的住宅大門漆成紅色以示尊貴,故以「朱門」爲貴族邸第的代稱。
  • 亭閣:亭子和閣樓,泛指休息遊觀之所。
  • 梁王:指梁孝王,西漢時期的諸侯王,以好客著稱。

翻譯

你的文筆曾隨皇子記錄先朝的輝煌,如今白髮蒼蒼,仍在侍奉王孫。 漢朝的朝堂也曾羨慕司馬相如的才華,楚地的文人更是尊崇賈誼的聲望。 花下,你展開圖書,在玉殿中沉思;日高時分,琴瑟和諧,在朱門內迴響。 十年間,我們在淮西的亭閣中宴飲,如今回想,梁王雪夜的酒樽令人心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雷長史的忠誠與才華,以及他與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詩中通過「彤管」、「白頭」等詞語,展現了雷長史的歷史地位和歲月滄桑。同時,以司馬相如和賈誼爲喻,讚美了雷長史的文學與政治才能。結尾的「十年亭閣淮西宴,腸斷梁王雪夜樽」則抒發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與對雷長史的深切情感。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