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還故園

· 佘翔
渡水登山到草堂,田家稻黍喜新嘗。 牆邊薜荔秋多雨,池上芙蓉夜有霜。 看竹每尋扶老杖,借書先錄養生方。 歸來自笑白頭客,況復江南是故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薜荔(bì lì):一種植物,常綠藤本。
  • 扶老杖:指柺杖,用以扶持老人行走。
  • 養生方:指養生的方法或書籍。

翻譯

我渡過流水,攀登山峯,終於到達了草堂。農家的稻穀和黍米都已成熟,我欣喜地品嚐了新收穫的糧食。牆邊的薜荔在秋雨中更顯生機,池上的芙蓉在夜晚的霜露中更顯嬌豔。我常常去竹林中漫步,尋找那根可以扶持我行走的柺杖;借來的書籍,我首先翻閱的是養生的方法。回到家中,我不禁自嘲,作爲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更何況我回到了江南,這裏正是我的故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秋日歸鄉的情景,通過渡水、登山、到草堂等一系列動作,展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故鄉的深情。詩中「稻黍喜新嘗」、「薜荔秋多雨」、「芙蓉夜有霜」等句,生動地描繪了秋日田園的豐收景象和自然景色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結尾的「歸來自笑白頭客,況復江南是故鄉」則流露出詩人對故鄉的眷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漢,號鳳台。嘉靖三十七年進士。任全椒知縣。與御史議事意見相左,即拂衣罷去,放遊山水以終。工詩,有《薜荔園詩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