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
- 石室:指山中的洞穴或石窟。
- 幽芳:深邃而芬芳的地方。
- 吏隱:指官員隱退或隱居。
- 帝鄉:指京城或皇帝所在的地方。
- 六館:指古代的六大學府。
- 傳經:傳授經典。
- 秦博士:秦朝的博士,負責傳授經典。
- 兩都:指長安和洛陽,古代中國的兩個都城。
- 作賦:創作賦文。
- 漢仙郎:漢朝的仙官,指有才華的文人。
- 干將劍:古代名劍,傳說中的神劍。
- 牛鬥:星宿名,即牛宿和鬥宿。
- 建業臺:指南京的臺城,古代建築。
- 孤下鳳凰:孤獨的鳳凰,比喻高潔不羣。
- 周南:《詩經》中的一個部分,這裏可能指南方。
- 起草:開始撰寫。
- 奏明光:向皇帝上奏,明光是漢代宮殿名。
翻譯
在羅浮山的石室中採摘幽深的芳香,你何時隱退入京城? 曾在六大學府傳授經典,如同秦朝的博士,又在兩都創作賦文,宛如漢朝的仙官。 干將劍的光芒在寒冷的牛鬥星宿中閃爍,建業臺孤獨地迎來鳳凰。 不知在南方滯留的人,多少次開始撰寫奏章,嚮明光宮的皇帝上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友人歐楨伯的才華與境遇,通過羅浮山的幽芳、六館的傳經、兩都的作賦等意象,展現了他的學識與文采。詩中「干將劍在寒牛鬥」與「建業臺孤下鳳凰」形成對比,既表達了歐楨伯的高潔不羣,也暗含對其境遇的感慨。結尾的「不識周南留滯者,幾回起草奏明光」則透露出對友人未能得到應有重用的惋惜。